12月4日下午,学院邀请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为学院师生做“北斗时空位置服务”学术讲座。学院田茂院长及全体教师,2023、2024级导航、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聆听讲座,受益匪浅。
叶教授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发展历程、优势与应用。其建设分三步走: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服务中国区域;2012年底北斗二号面向亚太;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成并提供服务,该系统由多种轨道卫星组成,具有七大服务功能,2035年前将构建更完善综合时空体系。
北斗位置服务优势明显,创新系统设计,攻克混合星座等关键技术,首创中高轨混合异构星座,通过星间链路一体化组网运行,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信号性能一流,与其他系统兼容且支持特色服务,相比美国GPS,保留通信功能,特定频率调制信号和星基 PPP 技术助力高精度导航定位,独特轨道方案在亚太定位更优。

(图为“北斗时空位置服务”学术讲座现场)
在应用方面,北斗已全球覆盖,在航空航海、国际贸易等领域作用关键,高精度定位在军民领域广泛应用,部分场景精度超 GPS,是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基础设施,为多行业提供精准数据,还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在新兴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讲座尾声,师生积极互动,叶教授耐心答疑,并鼓励同学们探索新领域、创新北斗位置服务应用。本次讲座使师生对北斗时空位置服务有了初步认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为教师科研拓宽了视野与方向,对学院学术氛围营造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也让师生对北斗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为学院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