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评估核心指标的变化及考察要点

作者: 时间:2025-03-28 点击数: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修订内容和依据

(一)增加了“坚持内涵发展”(十九大报告);

(二)将“注重办学特色培育”改为“注重应用型办学特色培育”(国家应用型转型发展文件精神);

(三)增加了“信息化建设规划”(新时代科技发展要求)。

二、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考察要点及准备思路

(一)坚持内涵式发展

1.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学校对于涉及到改革发展深层次的问题--新理念、培养模式、课程、师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等是否有实质性的举措;

2.查阅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本科人才培养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查阅本科质量报告;

3.访谈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主要校领导对学校发展的思路和理念;

4.考察学校发展情况、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二)应用型办学特色培育

1.查阅学校自评报告;

2.考察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中的落实和实施效果;

3.考察学校发展的多样性、特色化、结合行业和区域的特色来培育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信息化建设规划

1.查阅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

2.考察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信息化在人才培养中的运用和成效情况;

3.信息化在管理方面的体现和应用。

三、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修订内容和依据

(一)在领导能力的基本要求中增加了“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要求);

(二)将“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改为“确立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国家应用型转型发展要求)。

四、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考察要点及准备思路

(一)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

1.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落实情况;

2.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的落实情况;

3.基层教学单位双带头人队伍建设情况;

4.党的领导地位在学校章程中是否体现情况;

5.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三重一大制度;

6.查阅党代会报告,教代会报告,党政联席会议纪要;

7.学校党委在人才培养中的保障作用发挥情况;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二)确立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

1.查阅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本科人才培养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2.考察学校专业布局和专业建设情况;

3.考察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方向;

4.查阅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5.考察学校各学院(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和就业面向。

五、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修订内容和依据

在人才培养思路的基本要求观测点中增加了两个基本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精神)

六、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考察要点及准备思路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查阅学校党委文件、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

2.考察学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情况和学校开展“十全育人”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成效;

3.考察是否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

4.考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与建设情况;

5.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6.考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7.考察学校课程思政开展情况。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1.考察学校坚持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考察学校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情况;

3.考察学校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情况;

4.查阅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5.查阅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

6.考察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运行情况。

七、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本一级指标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OBE理念、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二)学校是否将产学研合作育人作为人才培养主线(而非项目制);

(三)是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八、教师队伍修订内容和依据

(一)在“教学水平”的基本要求中增加了“建立引导教师投入教学的机制”(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二)在“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基本要求中增加“教风”二字,变为“教风和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求)。

九、教师队伍考察要点及准备思路

(一)建立引导教师投入教学的机制

1.在评价机制上改变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2.考察学校提高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的相关制度;

3.查阅学校教师考核、绩效、职称评定、晋升等人事管理制度;

4.查阅学校教授上本科生课程情况。

(二)教风

1.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政治方向;

2.教师对课堂的管理情况;

3.学校对试卷的分析以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管理情况;

4.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课后指导和辅导情况。

十、在教师培养培训的基本要求中增加了“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十一、教师队伍考察要点及准备思路

(一)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

(二)教师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者;

(三)考察学校教育教学督导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及制度执行情况。

十二、教师队伍本一级指标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二)教学团队建设;

(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四)高层次队伍建设的举措和效果,民办学校要注意稳定人才队伍的举措;

(五)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十三、教学条件与利用本一级指标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经费如何计算的问题;

(二)各种教学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如图书借阅、实验室开放等。

注:本文摘自西安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李静会议报告。

十四、专业与课程建设修订内容和依据

在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中增加了“有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家应用型转型发展文件要求)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创业要求)。

十五、专业与课程建设考察要点及准备思路

(一)有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查询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定及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原则意见;

2.考察学校各专业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和运行情况;

3.考察学校是否根据行业发展、校企合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产出导向的理念;

4.查阅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记录,及通过访谈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1.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同人才培养应一体化设计;

2.专业课教师是否参与创新创业教育;

3.查阅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性意见;

4.考察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

十六、专业与课程建设修订内容和依据

(一)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将“注重教材建设”,改为“注重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材建设”(国家应用型转型发展要求);将“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能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改为“能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使用效果好”(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二)将观测点“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改为“课堂教学与学习评价”。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评价”的基本要求中增加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教师能够开启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等教学。(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十七、专业与课程建设考察要点及准备思路

(一)注重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材建设

1.查阅学校教材建设发展规划;

2.查阅学校自编教材、课程讲义的建设情况;

3.查阅学校教材选用和使用情况。

(二)能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使用效果较好

1.考察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情况,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

2.考察学校现代教学技术在教育教学的运用情况;

3.考察学校教学手段改革情况。

(三)课堂教学与学习评价

1.考察学校课堂教学情况;

2.学校鼓励一流课程的建设举措及成效;

3.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举措及成效;

4.学校翻转课堂、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举措及成效;

5.学校有关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相关制度;

6.查阅各专业课程试卷。

十八、专业与课程建设修订内容和依据

在实习实训的基本要求中增加了“每个专业建立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十九、专业与课程建设考察要点及准备思路

1.查阅学校实习实训管理规定;

2.查阅学校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协议;

3.查阅学校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

4.访谈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单位相关负责人。

二十、专业与课程建设一级指标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2.如何建设一流专业;

3.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

4.实践教学的体系化建设;

5.建议在自评报告中提供典型案例:在专业建设、课堂教学方面。

二十一、质量管理修订内容和依据

在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中将“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改为“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

二十二、质量管理考察要点及准备思路

1.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

2.考察学校是否能有效地运用评估中心建设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

3.考察学校是否能运用平台数据作为学校各方面工作改革决策的依据和监控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二十三、质量管理一级指标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和稳定性问题;

2.从查阅的论文试卷中考察教学管理队伍的胜任力问题;

3.教学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

二十四、教学质量修订内容和依据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增加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和“落实国家标准,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二个基本要求。

二十五、教学质量考察要点及准备思路

(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考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情况;

2.考察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成效;

3.辅导员队伍不能用人事代理。(公办高校)1:200-底线指标

(二)落实国家标准,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1.考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构建情况;

2.考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情况;

3.考察学校落实国家有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政策、待遇等制度制订情况和实施情况。

二十六、教学质量一级指标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根据学生的报到率、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是否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3.毕业生是否能服务本区域行业企业发展。

注:本文摘自西安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李静会议报告。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