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校园标识系统,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为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营造更具人文底蕴与文化魅力的校园环境,学校办公室统筹协调、精心组织,于近期圆满完成了校园主要道路、楼宇、景观及场地的命名征集与发布工作。
为高质高效完成此项系统性文化工程,学校办公室制定了详尽的命名征集方案。3月31日,学校办公室正式发布《关于武汉晴川学院楼宇、道路、景观命名征集的公告》,清晰界定了征集时间、对象、范围,并精准阐释了命名理念与要求。明确要求命名需紧密围绕“明体达用、抱璞开新”的校训和“仁爱天下、克难奋进”的晴川精神,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体现文化内涵、育人功能与整体协调性。校办同步提供了详细的校园示意图及规范化的征集表格,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征集期间,校办积极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动员,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历届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投稿。
5月27日,学校办公室正式发布《关于公布武汉晴川学院道路、楼宇、景观等命名的通知》,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公布了最终命名方案。方案包含“晴韵大道”“仁爱路”“德馨路”等数十个富有诗意与文化内涵的名称。每个命名均遵循了整体协调的原则,紧扣校训精神,并附有精炼的释义说明,深刻阐释了其文化渊源、精神内涵及育人寓意。此命名方案的确定,标志着我校校园文化标识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使校园空间承载起更为厚重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
校园道路、楼宇、景观等命名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办公室通过牵头组织此项工作,精准对标评建要求,将抽象的校训精神和晴川文化具象化地融入校园的物理空间之中,显著提升了校园环境的育人品位和文化感染力。统一、规范、富有内涵的命名体系,为完善校园导视系统、营造浓厚育人氛围、展示学校良好形象提供了坚实基础,是“迎评促建”工作在环境育人层面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