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之二

作者:武汉晴川学院评估与建设办公室 时间:2018-06-28 点击数:

三、评估指标体系及主要观测点的内涵解读

下面主要是结合我校情况对主要观测点的内涵作逐一说明。

1.一级指标: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二级指标: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的办学思路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它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办学思路不是抽象的,它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它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合格评估方案》的各级指标都会与办学思路有关。考察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不仅要看它的二级指标,还要看《评估方案》的其他指标,如师资、资源配置、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领导作用则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

1.1学校定位

主要观测点:学校定位与规划

1.1.1学校定位与规划

基本要求:(1)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2)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3)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学校定位”主要是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学校定位一般包括: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所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学校的定位要适应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要求,要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或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条件。

“学校的总体目标”是指学校在国内外高等学校中的位置;学校的学科结构(理工农医管经文等);学校的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学校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结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

“人才的类型”是指应用型、研究型、研究应用型。

“服务面向”有两层含义:一是为行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全国服务。二是培养学生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基层的一些实际工作。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其相应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专业建设规划对保证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稳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考察学校定位必须考察学校的规划,尤其是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要合理,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有相应学科支持),要遵循教育规律。

专业的总体布局和结构要符合学校的定位,有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在行业或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优势或特色专业。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其相应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考察学校定位必须考察学校的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这四个规划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在一个总规划中,内含这四部分内容。

1.2领导作用

主要观测点:领导体制;领导能力;教学中心地位

1.2.1领导体制

基本要求:领导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党委会机构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建立了学校发展决策咨询机构并很好发挥了作用;建立了学校师生员工民主管理监督、建言献策的机制。

1.2.2领导能力

基本要求: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1)各级领导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思想观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先导和动力,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学校的一切改革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

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要具有时代特征,要随时代的进步不断转变。现在的时代,我们更加重视教育教学质量,要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质量观、人才观。学校要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这样的观念。结合学校的定位,制定质量标准并切实实行。在制定质量标准时,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来要求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应区别于精英教育阶段的;另外不同的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承担的任务不同,质量标准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国家对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应该是一样的,学校根据定位对培养的人才还提出不同的要求。

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要遵循教育规律,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统一性与多样性、“成人”与“成才”、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等关系。

2)学校的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负有重大责任,应该做到责任明确。学校的党政一把手要统筹学校的各项工作,把主要精力真正转移到教学工作上来,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学校领导在治学过程中,首先要带头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应有一个先于行动的核心理念,在观念、制度、工作上有所创新。学校树立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应当明确、清楚。

3)各级领导要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

4)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这对新建院校的建设和未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1.2.3教学中心地位

基本要求:(1)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基本满意。

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确立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有实际的含义的,是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考察的:是否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基本构建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是否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对教学的经费投入是否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是否明确;各职能部门是否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服务,师生满意度高;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尤其是利益分配方面)是否都能体现对教学的重视;在对教师的考核中,是否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育人工作是否已经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等。关键在于落实。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育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因此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时,学校应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1.3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观测点:人才培养思路;产学研合作教育

1.3.1人才培养思路

基本要求:(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2)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效果明显;(3)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办学定位核心定位。目标定位是行为主体为了实现行为规范而对多种可能达到的目标所进行的理性选择。目标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标志着人们对未来的理性判断和科学思考,相对于理念来说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明确现代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办好学校教育,为当地社会和经济服务的前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年校庆讲话中强调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基本原则。

2)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与支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关系到深化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

a.培养目标和规格;

b.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c.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

d.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

(4)人才培养思路、措施与效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办法,制定培养计划、构建培养体系、建立评价系统、形成培养机制,就业率达国家规定要求。

5)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教育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1.3.2产学研合作教育

基本要求: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办学方式,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教学;强调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环境的培育;强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平台拓展与实际效果,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大学4年期间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为一体,真正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并实现合作就业。

2.一级指标:教师队伍

二级指标:数量与结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培养培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因此说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是关键,教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将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所优秀的高等学校一定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主要观测点:生师比;队伍结构

2.1.1生师比

基本要求:(1)全校生师比基本达到国家合格标准(18--161);(2)各专业的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3)合理的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生师比为折合学生数与教师总数之比,教师总数为专任教师加外聘教师的一半的和。其中,专任教师是指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在编教师,并承担教学工作的人员。专任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可以是各层次的授课工作,也可以是其他教学形式,如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和实验等。外聘教师包括返聘教师、外教和其他不在编教师,折半计入专任教师数。

一般而言各专业生师比在18:1以下,可以认为专业的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

班级授课规模一般控制在50人左右,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的足够数量一般指占班级授课教师的75%以上。

2.1.2队伍结构

基本要求:(1)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2)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3)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研究生学位是指已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在读的可以作为参考。

分析教师的结构状态时采用的是教师队伍,专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即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上的教师。

符合岗位资格是指:主讲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教师。主讲教师与专任教师之比≥90%。主讲教师是每学年给本科生主讲课程的教师,给其他层次授课的教师和指导毕业论文、实践等教师不计算在内。但是担任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指导的教师也应具备主讲教师资格。

师资的整体结构要合理,要符合学校的定位,要适应教学需要,要适应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考察(都合理才算合格):

1)全校师资的自然状况。数量、学科、学缘、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各系分布状况等。

2)学科发展状况。教师的科研状况;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新学科、新专业的师资状况。

3)主要基础课和主干课教师队伍状况。重点考察基础课教师的职称和学历情况等。

4)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状况。

教师队伍发展趋势良好,它应有学科带头人,已形成学术梯队,并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学校要有稳定的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和骨干教师。专家将考核学校进出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等。

2.2教育教学水平

主要观测点:师德水平;教学水平

2.2.1师德水平

基本要求: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上,对教师提出的:“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督学、与时俱进”。

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人格魅力,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等方面。

学校要重视师德建设,制定教师岗位职责,采取措施,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并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师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是指领导和教师集体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科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严格的考核制度,规范的教学管理,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态度。“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教学质量高低,是以实施培养方案的效果,能否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来衡量的。评估时要综合看: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教师进行的各种教学评估资料,专家抽查情况,考试试卷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审阅情况,学生对调查问卷回答情况,专家随机听课时对教师的评价以及专家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考察的结果。在学术研究领域能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2.2.2教学水平

基本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总体上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

学校及各系制定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对于青年教师进校1-3年内着重培养教学能力,并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指导要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具体做到:

一是教学准备阶段。教学能否搞好,这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其一,了解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与本门课程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其二,认真研究和消化教材,确定讲授的重点和难点;其三,在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写好教案和讲稿。但要注意千万别照讲稿念,这样的做法学生不爱听,希望改进。

二是课堂讲授阶段。第一是教师要为人师表,要言传身教。这就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教风要正,观点正确,言之有物,讲课仪态要端正。第二是教师上课,要提前到教室,千万别迟到,教师上课迟到是教学事故。第三教师上第一堂课时,一定要作自我介绍。第四是教师讲课,要站着讲,青年教师更应该如此。老师对学生讲课的时候,还必须注意到学生对老师讲授内容的反馈和听课情绪。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听课情绪,对自己的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予以适当调整,只有站在那里讲课的教师,才能够比较全面而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情绪。第五,加强对课堂的管理,学会组织课堂教学,要强调课堂纪律,要把学生情绪调动到听课方面来,使学生进入到听课的状态之中。这是教师讲课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第六是讲课要投入,有激情,富于感染力。为了使自己的课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爱听,教师讲课一定要投入。需要注意的是,每讲一课,要有总结。有总结,才会不断前进,不断提高,才会逐渐掌握教学规律。第七是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师生互动。有一些老师讲课,只是看自己电脑上的内容一直讲下去,也不提问学生。这样的课堂秩序好像很不错,实际上学生根本没有听,而是安安静静在下面干“私活”,这就失去了上课的意义。教师不能只顾自己把课讲下去。教师的责任不仅要使学生接受讲授的内容,还能使他们提出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能真正解决一些学生思想存在的、与本课程有关的问题,学生就会对这门课感兴趣。课堂上师生互动这个环节,必须抓住它,千万忽略不得。同时,讲课使用的资料要新、要准确,讲课的语言要干净。第八,讲课时手势是可以的,用得当了,可以增加讲课的效果。但是手势使用不宜过多,否则就适得其反。在使用多媒体时,屏幕上的字体不要太小,坐在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影响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掌握。第九是每上一次课,先复习旧课,再讲新课,但是复习的时间不宜过长。

三是课后总结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讲好课,这标志着教师完成了主要的教学任务,但是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全部。课后要做的工作包括:要注意听取学生对讲课的反应,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态度,认真总结,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要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采取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参观、实践、出复习题、下节课提问等;认真批改学生作业,批改以后一定要讲评,对好的要表扬,甚至可以将平时成绩提高一点;对差的,一定要说明差在哪里,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学校、各系要认真组织教学督导,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要建立健全教学水平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让学生基本满意。

2.3教师培养培训

主要观测点:教师培养培训

基本要求:(1)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2)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3)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4)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

侧重要求学校有计划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学科、学术、教学等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加强专业教师职业经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制定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规划,措施落实,效果明显,引导新建院校建设一支具有发展后劲、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根据《规划纲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加强师德建设,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加强对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

第二,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的体系,优化队伍结构,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对高校来讲,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第三,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要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落实和完善教师的社会保障政策,要大力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第四,健全教师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制定教师资格标准,要深化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加强岗位管理。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求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另外,还要制定和完善教师编制标准,加强对校长的管理,促进校长的专业化,提高管理水平等等。

3.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

二级指标:教学基本设施;经费投入

该指标提出了办学的基本条件,要充分理解提出办学条件的必要性,要处理好资源占有与利用的关系。

3.1教学基本设施

主要观测点: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

3.1.1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

基本要求:(1)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按照教育部〔20042号文,工科类院校生均应达5000元);(2)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较高。

教学科研仪器值是指单价在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值。计算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所用的学生数为折合学生数。统计实验室使用率和生均使用面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

合格标准: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基本达到国家合格标准(按照教育部〔20042号文,应达生均16平方米);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率较高。

3.1.2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

基本要求:(1)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按照教育部〔20042号文,工科类院校生均藏书量应达80册;生均年进书量达3册);(2)图书资料(含电子类图书)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高;(3)重视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所用学生数是折合学生数。图书馆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效果好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现代化手段采集、交流信息、管理能作到使用方便、效率高、利用率高。

校园网建设主要考察建设水平、运行情况、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在校园网建设中,要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3.1.3校舍、运动场、活动场所设施建设与利用

基本要求:(1)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按照教育部〔2004〕号文,工科类院校应达生均16平方米);(2)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率较高;(3)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关设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校舍状况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是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中,教学行政用房是指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及行政办公用房,这里用的学生数是全日制的在校生数。建筑面积指已经使用的,有产权的建筑物的面积。在建的建筑物可以统计,但仅供参考,不作为打分的依据。

“各类功能教室齐备,很好的满足教学需要”是指普通教室、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绘画绘图教室等能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室需要,能给教学内容的方法的改革提供良好的条件。

学校的实践教学除在学校的实验室、实习场所进行外,还应根据学校性质和人才培养要求,规划、选择、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形成完善的实习基地群。实习基地应具备:稳定的场所;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有稳定的教室和辅助人员队伍;有实习项目;场地、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

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及体育设施统计,使用率高,能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根据教育部教高司函【20057号文件要求,对于生均图书、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一方面要坚持标准,被评学校要按标准进行建设,另一方面在被评学校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电子图书利用情况较好或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条件下,专家组可以实事求是地做出判断。

3.2经费投入

主要观测点:教学经费投入

合格标准:教学经费投入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且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指学校开展普通本专科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含体育维持费等)、劳务费、其他教学商品和服务支出(含学生活动费、教学咨询研究机构会员费、教学改革科研业务费、委托业务费等)。取会计决算数。计算公式为: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

学校要调整经费投入结构,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重点,加大对教学经费投入力度,并保证教学日常运行支出逐年有所增长。特别要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尽快转变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状况。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增长的情况,是考察学校近三年用于每个学生的教学运行基本经费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分别统计近三年内,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的分项值和总值。计算生均值所用学生数为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的自然人数。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

特别要注意统计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和学生数所用的时间应统一,规定是用每年1231日的数据。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