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倾力指导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 时间:2025-07-25 点击数:

近日,为深化“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专业引领作用,联合学院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一线等地,开展沉浸式暑期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书军、李丽、黄鹏、施禾羽子等教师的指导下,会计学院、计算机学院、传媒学院三支实践团队以“弘扬大别山精神 打造行走思政课”“筑梦新翼乘风起 扬帆破浪启未来”“循江于心 爱国于行”为主题,奔赴鄂豫皖革命老区、黄石阳新县、武汉青和居社区、三峡库区及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在行走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在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张书军、李丽等老师带领会计学院“薪火传递党员实践团”参观革命文物与历史影像,结合展陈内容现场讲授“大别山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两位老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代入感悟信仰力量,启发学生思考青年责任。

(图为实践团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计算机学院“筑梦新翼团”赴黄石阳新县调研期间,黄鹏等老师带领学生走访湘鄂赣烈士陵园纪念馆、阳新县博物馆、龙港镇革命纪念馆等地,系统梳理当地红色资源分布与保护现状。黄鹏老师以“红色文化数字化保护”为主题,指导学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整理遗址信息,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红色旅游的可行路径。

传媒学院“艺脉相承”实践团在施禾羽子、张书军等老师的指导下,赴武汉青和居社区、三峡库区许家冲村、嘉鱼潘家湾镇开展调研。两位老师引领学生思考“乡村振兴中的青年作为”,鼓励学生将专业特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从大别山麓到长江之滨,从红色遗址到田间地头,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带领青年学子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能。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