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教师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构建情况概述
为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积极性,并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任务和学院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在欧阳电平院长的带领下,会计学院制定了“3+2+7”型的教师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专任教师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
(一)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内容解读
该指标体系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主要观测点为蓝本,以落实学院目标任务为导向,设计了“3+2+7”型的量化指标体系:其中“3”是指量化指标体系设计的三大目标(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学院目标任务、推进本科合格评估进程);“2”是指量化指标体系两大考核维度,即基本考核目标和发展考核目标;“7”是指量化指标体系的7大考核内容(即基本教学要求、公共事务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成果、教材出版与教学改革、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每项考核内容指标均给予细化和量化,该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将年终的一次教师考核评分改为平时的积分。
(二)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设计历程
该指标体系的制定充分坚持“从教师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指标体系从最初调研(2月下旬)——框架设计(3月初)——指标细化(3月中旬)——内容修订讨论(3月下旬)——体系定稿(4月),均是在学院领导带领下,全院教师共同参与和践行实施。指标体系量化考核了教师实际完成的难易度,如教师们普遍反映下地市招生相较于省线、校内招生存在招生学校难进、对接教师难找等困难,故将“教师招生工作”分“下地市、省线和校内”三档量化积分(分别为5/4/2分)。指标体系在内容设计和积分量化方面充分肯定每位教师为学院、学校发展做出的努力,彰显了我院以人为中心,以教师综合能力发展为本位的管理特色。

(图为全院教师讨论教师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内容的修订)
二、初步实践成效
该指标体系对教师参与学院教研活动、推进学院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早在指标内容修订讨论过程中,部分教师已积极投入到指标考核内容践行当中,如胡丹、袁芬、朱俊杰老师积极报名参加专业建设、学科竞赛类学术会议,并第一时间分享会议学习心得;各系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材料搜集、完善工作;刘伯凯、宋雨萌老师多次主动报名参加监考工作。老师们的积极反馈充分反映了该指标体系对于推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务处、人事处以及学校相关领导对我院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实施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肯定,纷纷表示将以我院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为试验范本,后续将考虑予以推广。